柑橘吹绵蚧的形态特征、危害、防治方法有哪些?

柑橘吹绵蚧的形态特征、危害、防治方法有哪些?

时间:2018-07-31 栏目:病虫害管理 浏览:

【柑橘吹绵蚧的形态特征】

雌成虫体椭圆形,长5-7毫米,宽3.7~4.2毫米,橘红色,腹面平坦,背面隆起,呈龟甲状。雄成虫体瘦小,体长约3毫米,胸部黑色,腹部橘红色,触角黑色,共10节,羽毛状。眼半球形,位于触角后方,复眼之间有1对单眼。蛹长2.5-4.5毫米,橘红色,眼褐色,触角、翅芽和足均为淡褐色,腹末凹陷成叉。

柑橘吹绵蚧的危害习性及症状】

吹绵蚧又名绵团蚧、棉籽蚧、棉花子蚧、白蛐等。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柑橘等植物的枝干、叶背中脉两侧和果实上为害,吸食汁液,使叶黄枝枯,枝条萎缩,皮层粗糙。引起落叶、落果,并能排泄大量蜜露,诱发煤烟病,影响光合作用。

一年发生2-3代,大多以若虫在枝干上越冬。若虫盛发期第一代发生在5-6月,第二代在7~8月,第三代在10月。初孵化幼虫多寄生在嫩枝及叶背的主脉两侧。

【柑橘吹绵蚧的防治方法】

(1)农业防治。冬、夏修剪时、剪除虫枝、更新树冠、加强肥水管理,促发新梢,恢复树势。

(2)生物防治。释放保护天敌如澳洲瓢虫、大红瓢虫等。

(3)药剂防治。在初孵若虫散转移期,可喷施40%氧化乐果1000倍液,或50%杀螟松1000倍液,或用普通洗衣粉400-600倍液、每隔2周左右喷1次,连续喷3-4次。

相关推荐

柑橘品种

柑橘苗木

种植技术 柑橘问答 全年管理 柑橘品种 病虫害 农药稀释 病虫用药 苗木信息 卖果信息 收果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