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病原:柑橘赤衣病原为鲑色伏革菌,属于真菌性病害,主要危害叶片、枝条、果实;
2、传播方式:风雨传播;
3、发病时间:4-11月均可发生,5~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严重;
4、症状识别:赤衣病病部初期有少量树脂渗出,初生白色菌丝,后长成条形薄膜状菌丝体,紧粘在枝条或枝干的背阴面,外观光滑,无白粉状物,菌丝老熟后为赤褐色,用手可以撕脱,菌丝可以蔓延至叶柄、叶片,在叶背可占据一半或全部叶片,初为白色,后渐变赤褐色,并在叶柄与叶片基部处坏死,使叶片折断干枯,当菌丝蔓延至枝梢时,则加重了生理落果,严重发生时,叶片、幼果全部脱落,枝条干枯,第2次生理落果后感染赤衣病,其菌丝可将果实包裹,导致果实不能继续生长发育而成僵果;
5、发病条件:病菌以菌丝或白色菌丛在病部越冬,第2年随寄主萌动菌丝开始扩展,产生红色菌丝,孢子成熟后借风雨传播,经伤口侵入引起发病,4-11 月均可发生,在荫蔽潮湿、管理不善、土质黏重、树龄大的山区柑橘园发病较烈,高温多雨季节此病发展快,广东第1次发病高峰期于5月中旬开始,延续至6月中旬;
6、防治方法:在冬季清园时进行修剪,将病枝彻底剪除,并刮净主于及大枝上的菌衣,集中烧毁,使园内通风透光良好;雨季到来之前进行清沟,以利于排除积水,降低地下水位;增施有机肥,改善土壤理化性状,增强树体的抗病力;在清园期喷施石硫合剂0.8~1波美度或45%晶体石硫合剂150~200倍液,春季在4月上旬前应连续多次喷施保护性杀菌剂;每次喷药都应注意喷布树冠中下部及内膛枝条,注意喷及枝条的背阳面,严重发病园应每隔半个月喷布1次;
7、药物选择:氢氧化铜、苯醚甲环唑、吡唑醚菌酯、代森锰锌、醚菌酯、氧化亚铜、戊唑醇、波尔多液、络氨铜等;
浏览:2188次 配方:1个
1、药剂可以选择有:53.8%氢氧化铜(可杀得2000)干悬浮剂800~1000倍液、46%氢氧化铜(可杀得3000)水分散粒剂1000~1500倍液、30%氧氯化铜悬浮剂400~500倍液等铜制剂、80%代森锰锌(大生M-45)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%醚菌酯悬浮剂2000~2500倍液等;
2、枝干涂白可用波尔多浆(硫酸铜:石灰粉:水=1:1:15配制)或8%石灰水加1%石硫合剂混合液,另外,喷矿物油防治柑橘害虫时,顾及枝干受药,有兼治作用;